|
|
|
|
 |
 |
 |
 |
日前讀完龍應台的"大江大海1949", 淚水沒停過, 說的是我們這四年級生其上一代間的大世代流徙的故事, 主軸在中日抗戰, 繼之國共對幹, 支軸是小人物間的悲歡離合, 場景在中國大江南北, 拉到東南亞, 滇緬, 越南, 台灣及二二八...., 她用史料來印証一些口述歷史, 我感觸會多, 是因為成長過程中曾經脫離不了那段歷史的牽絆.
那時代, 許多年輕人離開家鄉, 並沒料到從此就和家人見不到面了, 以為幾年後, 還會見面, 這刀割的痛苦, 數十年後, 應該仍烙燙在那幾百萬人的心坎上吧? 小時候, 家境不好, 父母再苦也會湊些錢, 苦苦哀求一些港澳親友輾轉送到家鄉去, 歷史不會倒轉了, 悲劇都落在小老百姓身上,幾千來來, 不都是這樣嗎?
電視上有時播放的小孩悲劇, 不都是父母嚎滔大哭著說,"早上出門還好好的, 怎麼就不見了....喔...我不要活了, ..."
人是老天手下的棋子, 永遠不知道下一步真的會發生甚麼事? 事情能預期, 心中就能坦然接受, 苦的是, 太多離奇意外, 讓人一時無法接受.
所以,
珍惜所擁有的, 不論親朋好友, 街坊鄰居, 每次的分別, 多一分深情儗視, 多個擁抱.
每次相聚時, 時間允許的話, 珍惜那一煞那, 我們陸續進入天命年, 還有甚麼好計較的.
Yi-tsung
|
暱稱 :Yi-tsung
文章日期:09/27/2009 19:31
文章人氣:2067 |
|
 |
 |
 |
 |
|
|
暱稱 : Yi-tsung
文章日期 : 11/07/2009 09:19 |
建議有空買一本最近的暢銷書-"大江大海1949" 龍應台寫的, 她先生是德國人, 該書描述1949年國共間的諸多小人物癲沛流離的真實事件, 其中也對照二次大戰德軍戰敗, 分佈東歐數百萬德人被逼返德國, 不同腔調的日爾曼人住在現今德國, 就像操北平, 山東, 福建....的人被逼退到台灣一樣, 我們這年紀的人, 會有感覺的.
Yi-tsung 2009/9/24
|
|
|
暱稱 : 曾一淙
文章日期 : 11/07/2009 09:23 |
當初馬英九對吳敦義的認知是, 我人緣已夠差了, 竟然, 他比我更差.(人稱吳是"孤鳥"), 曾幾何時, 還是挑他當閣揆. 人間事, 不都是這樣嗎? 租的,蓋的, 還是要了解人民的感覺為先, 不能一意孤行, 不然, 再好的美意, 也會招白眼的, 在東區蓋棟豪宅給原住民, 原住民不會領情的, 還是希望回到有祖靈的山林, 順其意而為, 善溝通為是.
曾一淙 2009/9/9
|
|
|
|
共 1 筆 | 共 1 頁 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