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明報抨擊陸委會「仆街少女」宣傳台灣觀光影片,是以「粗話和無厘頭」迎客,不倫不類且引起反感。陸委會副主委劉德勳表示,尊重不同意見,陸委會只想呈現台灣社會的活力與熱情。
劉德勳表示,拿「仆街少女」為主角宣傳台灣觀光景點,是展現台灣活力社會,用創意展現台灣青年的活力;「仆街」活動已擺脫「仆街」原有的框架和意思,展現不同的涵意。
對於「仆街」兩字在廣東話裡是「橫死街頭」的意思,陸委會事先是否知情?劉德勳表示,製作過程中,陸委會曾有一些討論,但在很多國家已有planking這種活動,且這一對少女的仆街行為被很多國家認同,「她們的點閱率很高」。
另據陸委會主管官員透露,很多詞在不同的地方已有不同意涵。例如kuso,在日文是「大便」的意思,但在台灣和大陸就成為搞笑、搞怪的意思;再如「PK」,在英國、美國都沒有這樣的詞,但在台灣就變成對決的意思;再如金玉滿堂的「金玉」兩字,在台灣和大陸就十分正面,在日本會讓人連想到生殖器,難道台灣民眾遇到日本人來訪,也要把春聯裡的金玉滿堂撕下來嗎?
這官員說,「仆街」在台灣有台灣的意義,早已「在地化」,有其正面意思;這兩位少女把planking發揚光大,受到日本、澳州年輕人喜歡,粉絲有十一萬多人。
對於香港媒體的質疑,陸委會官員表示,不會公開反駁,但該會最近有印製了七千份「走台步」第二集,將在香港中文大學附近散發,歡迎香港民眾參考,應該更能了解台灣民眾的觀點。